└得獎的小朋友!



└一邊比YA一邊領獎,真是可愛!



└不知道抽到什麼?

其實,從三年級剛升上來的時候,yichan的獎懲制度習慣先集點。問過其他老師,雖然有些老師覺得物質性的獎勵不是很重要,應該予以弱化,所以都漸漸的取消。

但是,經我思考過後,我還是維持原案,原因有幾點:

一、二升三的行為塑造期
        二年級到三年級的過程中,是一個功課、上學時間等等都遽升的階段,孩子一方面要熟悉新老師,一方面要適應另一套的班級經營規定,實在是有點混亂。但是,如果老師可以把獎勵、懲罰的細向讓孩子知道,這樣,孩子就會比較知道如何的行為會獲得獎勵,也比較心安。

        例如:我的獎勵有小組間認真發言、作業態度-功課認真寫沒有錯誤(語詞本、語甲乙本、查字典、國作、國習)、聯絡本(打掃認真、上課認真發言、專心、行為好表現、幫助他人等),通常一開始不使用扣章,所以班上秩序還算不錯,也可以分成程度(功課很認真、一般、重寫)予以加強。
標準

二、量化表現、予以追蹤
        每天的好表現有時一人十幾次,乘以20、30,連老師也會忘記,只獲得一個大約的標準,所以,如果可以將好表現用「蓋章」記錄下來,累計一算,期末的品格成績就隨手拈來,孩子也可以服氣。
        除了好表現的量化,不佳表現也可以像鬧鐘一樣,隨時提醒自己更換其他方式對待孩子。予以行為改變。        


三、同儕動力-良性競爭
        「你有幾個章?」、「我還差五個」.....同儕間的學習是來學校的原因之一,見賢思齊、見不賢內自省,蓋完章,答案就呼之欲出。就如同最近算章完之後,可以想見,功課一定非常之整齊!^0^

四、小組合作訓練
        包括科任教師上課,全班都使用一貫的獎勵,就是加草莓。算計一下每堂課表現前三名才加3.2.1顆草莓,一週草莓最多才加3個章,也就是說,一個小小的章是幾百次課堂表現佳換來的,其實不好賺,但是孩子卻因為這樣樂此不疲,呵呵~老師其實有些像是賣樂透的。也因為這樣,可以讓孩子可以訓練小組合作、團體精神,其實還不錯!
 

五、物質到精神
           當然,算章等物質只是其中一種方法。通常到四年級,我就會慢慢轉為精神上的鼓勵、全班性的獎勵,這樣,就可以提升精神性的獎勵囉!^^







└大家都好像很緊張的樣子!








└還閉著眼睛,果然抽到最想要的!^^








獎勵,當然要投其所好,據我私下的瞭解,前面的孩子比較喜歡<不用寫功課>、<不用睡午覺>、<驚喜>、<可以換位置>。

這些不用花錢的禮物,真是方便啊!^^

其他,老師就買些小獎品等,其實摻雜,也不會花很多錢:




└獎品區,請見之前的天順獎品。



└排起來還蠻壯觀的!





└很開心的樣子!



└笑得瞇瞇眼囉!

於是乎,班上就開始集章運動了。老師也樂得開心~



常見問與答:
Q:獎品會不會很花銀兩?來源?
A:獎品通常以一些文具為主,剛開始,會將份量稍微提高些。例如鉛筆、驚喜包,摻雜有時候旅遊的紀念品、家中比較少用的物品、加上<不用寫功課>、<午休不用睡覺>、<換位置>、<驚喜>等,其實也不需準備太多。

Q:算章的時機?
A:通常在月考之後,因為一來可以評量這次考試期間的表現,另外一方面老師才不會太忙。
       以這次約6人可以集滿30個章,其實還蠻省時間、省獎品的,小小投資,大大收穫!^^

Q:章蓋在哪裡?
A:通常蓋章有兩種,一種是蓋在簿本;一種是在專屬的集點卡上。我本身比較喜歡簿本,因為大部分回饋作業,蓋在聯絡本上家長也看得到,比較隨時提醒。

小提醒:
獎勵制度要方便才有用,如果設計太複雜,往往流於形式,造成負擔。(慘痛經驗~)


延伸閱讀:
1.因應讀報的獎勵制度
2.獎勵獎品論+天順一日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anlin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